——于鼎老前辈远行6周年感怀—— 乌云聚集着,暴风雨即将袭来,沉着的老渔夫指挥着他的孩子们迎着风浪下网,滚滚的闷雷从海平线的终点传来——这是早年一部黑白影片留给我的片段记忆,也是上译厂于鼎等那一代配音演员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创作。老渔夫的声音和着这雷声,这暴雨,这翻卷的浑浊海水,恰似于鼎老前辈浑厚而带有砂子磨砺声带般的嗓音的注脚。 若要用几个自然界的例子来比喻上译的老前辈的经典声线,那么,邱岳峰就是千仞地壳下地震运动的能量积压;毕克好似旷野上摧枯拉朽的劲吹罡风;尚华犹如悬崖边跃下山谷的狂躁的瀑布;而我们崇敬的于鼎,正像厚厚铅灰色云层下滚滚而至的闷雷,给你震撼,慑你魂魄……。 初知“于鼎”的名字,应该是童自荣主配的第一部科幻影片《未来世界》。于鼎在片中译配一位在高科技旅游胜地“德洛斯”里工作的唯一的“真人”技工哈里,他身边有一个半成品的机器人克拉克默默地陪伴他。当报社男记者查克·布朗宁(童自荣配音)和电视台女记者特雷西(李梓配音)为探“德洛斯”复制人奥秘闯入禁区、遇上武士机器人杀手截杀时,哈里出手用遥控器将杀手“定身”,(当时中国百姓家拥有电视机的都不多,更不知“遥控器”是何物呢!)救了惊魂未定的两男女。哈里的第一句话是:“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快出来!现在就是踢他们的屁股也不会还手,快出来!一会儿还会来这么一大帮呐!”自此,我就将这个声音“定位”于长着落腮大胡子的守本份、见义勇为的中年男子汉形象了。 这位“哈里”的“生命终结”很令人惋惜,有些像北影厂译制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老钟表匠谢德和徒弟诀别的场面——哈里在他住惯的小工具间里收拾行装,准备带查克和特雷西逃离险境,那个半成品“克拉克”帮着拿衣服,哈里依依不舍地对“他”嘱咐道:“我真想把你带走,你胳膊里的电路不好,要留神,往后多加小心。再见!”从此踏上了不归之路,留下了也会伤感的忠心奴仆“克拉克”……。于鼎在“出场”不多的几处配出了深厚的情感,让我至今难忘。 印度电影《大篷车》是于鼎为数不多的主配影片之一,也是以他那独特嗓音塑造青年角色的尝试。他一改以往译配影片慢悠悠的节奏,来了个急性子青年的语速进行配音。 那位青年“莫汉”的出场,是开着破旧的旅行“大篷车”和他的朋友“乔尼”(毕克配音)在山坡上欢歌乐舞一番才“开口”的。于鼎配的莫汉一边嚼着烤土豆,一边向喝得醉醺醺的乔尼海吹自己是“受了高等的‘艾求开逊’(教育)”的经历,又一把抓住了在车厢底偷吃他午饭的苏妮塔(丁建华配音),从此惹上了一段危险的爱情。直到大篷车队里的吉普赛姑娘妮莎(刘广宁配音)大骂莫汉“你这个‘小辣椒’!”还拔出尖刀要刺死苏妮塔、以夺回爱情时,“于鼎”暴怒了,大声对妮莎说道:“你好好听着,她是我的情人,我的未婚妻。你再敢碰她,我就用你的匕首,杀死你!”……尽管故事情节落入印度影片歌舞、仇杀、大团圆的俗套,但于鼎对“莫汉”的出色演绎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成为上译厂经典译制片的瑰宝之一。 今天,是于鼎前辈驾鹤远行六周年的纪念日,我愿放送一首《大篷车》主题歌《我在爱情的旅途上》遥祝九天之上的于老:舒心愉快,笑口常开!—— “嗬嗬嗬嘿嘿哈哈哈嘿——!我在爱情的旅途上行行复行行,我是一个流浪汉,怀着美好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