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两个字大概能代表很多人的心情,我想。 虽然早就猜到电影无法展现出小说的全貌,但真的没有想到拍出来的效果是这样,无聊与沉闷几乎成了观影时的主要感觉了,能够让人稍微提起兴趣的地方大概就是“邓不利多军”集训的那段情节和最后的“魔法大战”,不过,对于从五一期间《蜘蛛侠3》开始,连续数月被大片轰炸过后,特别是《变形金刚》达到了巅峰之后,这段“魔法大战”也就是搔痒而已,没有办法再令人有特别大感觉了。 节奏上的问题造成沉闷,而故事讲述平铺直叙也使得登场的人物几乎都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之处。“疯姑娘”卢娜虽然令人眼前一亮,但也就是一眼看过罢了,大概整片也就是作为反派出场的乌姆里奇会让人多记住几天。 最令我个人期待的韦斯莱家双胞胎,也几乎是以走了过场的形式结束了,也成了我最失望的地方了。 虽然最早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当时也没有感觉特别让我惊喜,但那股充满影片的魔幻世界的味道一直能吸引人看下去,这部却几乎让我找不到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感觉了。据说,本片在美国为了保证影院时间不要过长已经进行了删减,希望将来DVD发行加长版的时候能给观众一个惊喜。 声评 “虽然我知道你不喜欢他,不过,邓不利多很有才”,邓不利多到底有才没有我不知道,老顾,你太有才了那是肯定的!一贯优质的翻译,保证了配音的质量。 配音是伴随的电影本身的,虽然影片的乏味会使得配音显得不是那么出彩,不过上海电影译制厂还是用心奉献了一部精彩的电影配音作品。 作为当仁不让的哈利·波特中国代言人,吴磊同学演绎的哈利是越来越自如了,特别是这部,明显已经长大的哈利也使得吴磊同学能更自如的使用自己的本声来表演了,不必再刻意的通过变声来找少年的感觉,这部应该是形象和声音融合的最为轻松的一部了。 而同样一直代言赫敏的黄莺和代言罗恩的沈达威同学也早已是轻车熟路,这次又没有难度太高的表演,自然没什么问题。 自《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之后就没有在上译公映配音作品中出场献声的乔榛老师和丁建华老师在新的一部哈利·波特电影中也归来了,作为本片译制阵容中资历最老的两位上译黄金时代的配音演员,表演的又是前几部中同样的角色,同样也是轻车熟路,乔榛老师的邓不利多校长戏份稍多一点,丁建华老师的麦格教授几乎就没什么戏了,于是丁建华老师也配了一下影片开始出现的费戈太太。 而这次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原上海电视台的两位配音演员刘家桢老师和俞红老师。 刘家桢老师此次配音的是卢修斯·马尔福,这个角色也是比较受配音爱好者关注,因为之前曾经有两位配音演员为这个角色配音,分别是童自荣老师和任伟老师,特别是因为童自荣老师曾经的配音,使得大家更对这个角色十分关注。 作为当年上海电视台译制部最为华丽的声音,刘家祯老师常常被配音爱好者与童自荣老师并提,也是相当受观众喜爱的一位配音演员,此次能够重新在影院里听到刘家祯老师的声音也是令人十分高兴,刘家祯老师演绎的卢修斯将食死徒的邪气很好的表现了出来,同时也不失这个角色一贯的华丽的贵族气息,可以说刘家祯老师的卢修斯应该是三个版本中最为贴切的。 俞红老师则为此次最新登场的“大反派”乌姆里奇配音,神经质的语言,夸张的笑声,不可一世的嚣张的态度,俞红老师完美的演绎了这个角色,声音与形象和谐的融为一体。影院中偶尔传出来观众的议论:这女人真够变态的。是对俞红老师配音的最直接的肯定! 其他配音演员也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角色,无论是王肖兵老师的伏地魔和“疯眼汉”穆迪,还是张欣老师的“小天狼星”布莱克,值得一提的是刘风老师的斯内普教授,这个角色如今在电影里越来越像一个喜剧角色了,而刘风老师的配音也提高了这个喜剧效果,特别是那句嘟囔出来的“我知道”,引起了全场观众的笑声,而在斯内普单独辅导哈利的那段戏中,又将那种对哈利和哈利父亲詹姆斯极度的厌恶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次配音阵容中,除了有乔榛、丁建华老师这样的老一辈配音演员,刘家桢、俞红、狄菲菲、程玉珠老师等中生代配音演员,吴磊、黄莺、翟巍、詹佳等这样的上译新生代配音演员外,还有一些在近期或是首次看到的新的名字出来,洪海天、潘征宇、李正翔、陈功、樊俊航,他们的名字我还不熟悉,他们的声音我还无法一一对应,不过他们的配音应该是合格的,与众位老师在一起,他们的配音并没有显得特别出挑,很好的融入了影片中,这就是他们的成功。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上海电影译制厂动用了近30名配音演员,年龄层次涵盖老中青三代,是多年来在上译译制影片中极为罕见的。这部影片的配音未必精彩,未必经典,但我想,这次的配音是很有意义的,也许,以老带新,大量年轻人的出现正是昭示着上译的未来,中国配音事业的希望呢。所以,我称呼此次的的配音为——“希望的配音”! 附:影宴朋友提供的译制人员名单:
剧本译制:顾奇勇
录音: 杨培德
哈利———吴 磊 其它配音演员:曾丹、叶露、谢添天、潘征宇、李正翔、陈功、樊俊航…… |